節事活動的種類
發表于:2018/6/13 11:53:33來源:瀏覽次節慶是“節日慶典”的簡稱,是一種典型或特殊事件。西方研究者往往把節日(Festival) 和特殊事件( Special Event)作為一個整體而加以研究,故又稱節事。
節事并不總是以營利為目的,還包括大量私人領域的節慶和志愿者參與的慈善活動。節慶對于地方的人文建設,提升地方的文化品位,促進城鄉的和諧元素和情感交融,都有極大的作用。它具有獨特的創造力和凝聚力,對于拉動地方經濟起著巨大的杠桿作用。
①傳統節日活動。傳統節日是在固定的日期內,以特定主題展開的活動方式,是約定俗成、世代相傳的一種社會活動。比如漢族有春節、元宵節、清明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和重陽節等;這些節慶活動主要是民間自行組織完成,大部分活動傳承約定俗成的組織模式和活動內容,具有松散、喜慶、和諧、文化神秘等特征。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,節慶活動與旅游、購物、展覽等活動的結合越來越密切,策劃性越來越強,主題活動內容越來越豐富。這些活動具有很大的潛在市場
策劃中要注意如下問題:
第一,尊重歷史文化;
第二,增加新時代因素;
第三,有效節約資源;
第四,確保活動的有序性和安全性。
②地方特色節事活動。這種活動就是節事組委會充分挖掘地方特殊文化遺產、優勢產業等資源,通過有效的策劃、組織、宣傳等策略手段,吸引社會大眾和觀光者參與,最終實現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會展活動。成功的地方特色節
事項目會發展為品牌節慶活動,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創意文化杠桿。
比如具有傳統文化遺產特征的福建湄洲媽祖文化節、安陽殷商文化節、杭州運
河節等;具有產業或產品特色優勢的青島啤酒節、景德鎮陶瓷節、重慶茶文化節寧波象山開漁節;具有自然景觀優勢特征的哈爾濱國際冰雪節、張家界國際森林節、北京香山紅葉節、桂林山水旅游節、平潭沙雕節等。由于這類項目需要
較長的時間開發和培植,所以,不僅需要政府引導,還需要一些能為地方特色型
節事奉獻精力的組織和策劃人才。
地方特色節事有些發展為商貿節慶活動。主辦方把本地優越的旅游資源、名優特產優勢或產業資源結合起來,對外進行招商引資。如河南洛陽牡丹節、陜西臨潼石榴節、海南椰子節、吐魯番葡萄節、貴州國際名酒節、大連服裝節、青島啤酒節等。
③民俗風情節慶活動。民俗是創造于民間又傳承于民間的具有群眾性、傳承性的社會生活文化,涉及書法、民歌、風箏、雜技等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內容,而民俗風情節慶項目是項日開發組織機構充分挖掘本地民俗風情,通過精心策劃各類主題活動、組織觀眾宣傳項目等任務來完成節慶的會展項目。比如南寧國際民歌節、山東濰坊國際風箏節、中國吳橋雜技節等。
④宗教文化節事活動。是指熟悉宗教文化的組織者通過有效的策劃、籌備、組織等手段和方式,借助于宗教文化以擴大本地旅游資源的影響力、拉動地方經濟的社會活動。比如各類廟會、開光節、寺廟奠基節等,比較著名的有五臺山國際旅游節、九華山廟會、中國黃梅佛事文化節、伊斯蘭教的開齋節等。
策劃中要注意如下問題:
①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資源;
②結合本地優勢產業;
③注重招商、贊助活動;
④加強節目互動性;
⑤拓展傳播渠道;
⑥增強傳播效果。